发布时间:2025-04-05 17:42:13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有NGO人士表示,发达国家所说的这种所谓的平衡实质上可能是一种退步。
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
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十一五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对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陆续完成一系列生态环保目标,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美好环境的同时,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村环境状况近年来备受关注。我国正在积极践行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理念,全面建立了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长株潭地区是向来以美景闻名的鱼米之乡,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资源消耗量连年猛增,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以十五末期为例,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156个水质监测考核断面中,125个断面水质达标,占80.1%。第1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从2013年开始)的核心问题——减排数字,日本等发达国家明确拒绝讨论,而要把有限的时间用于谈判所谓的法律问题。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2次会议及《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于10月4日~9日在天津举行。他说,现在,发达国家想摆脱《京都议定书》,甚至想废掉它。发达国家恶人先告状天津会议不是一个需要拿出结果的会议,它只是整个联合国气候谈判的一个组成部分。
发展中国家代表普遍指责部分发达国家抛弃《京都议定书》的企图,指出这份法律协议在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依然继续有效,发达国家应该作出强有力的减排承诺。苏伟也忠告各方抛弃过去那种你不动、我不动你退一大步、我退一小步的谈判观念,在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面前,这种思维显然行不通,已经过时了。
他说,建立互信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达国家尽快落实快速启动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现在看来,希望可能要放在明年的南非会议甚至更后。这是今年举行的第四轮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也是坎昆会议前的最后一轮联合国气候谈判,来自各缔约方和非政府组织3000多人参加了会议。然而,很快就有声音传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阻挠谈判进程。
但发达国家的态度是,发展中国家要区别对待,中国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不能得到这些援助,而且还要承担更多义务。南方中心执行主任许国平说:大会并没有在实质问题上取得进展。与会发展中国家再次要求发达国家提高减排力度。另外,已经基本上取得共识的问题,比如技术转让问题、森林问题、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能力等,也要付诸实施,解振华说,只要有行动,就可以建立互信,就能推动谈判进程,尽早达成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因此,坎昆会议是这一谈判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你认为这是平衡吗?。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抛弃或全面修改《京都议定书》的企图越来越明显。[page]第二类是发展中的小国,主要是太平洋岛国,还有东南亚国家,它们的污染排放问题有的不太严重,但强调它们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海平面上升要淹没其岛屿,暴雨、台风、冰川融化引发洪水泛滥等对他们造成很大破坏,因此希望得到资金、技术和发展项目等援助。
美国谈判代表团团长潘兴在一个新闻发布会指责谈判中参与国家太多,造成谈判进程缓慢。发展中国家总体目标一致又各有不同诉求天津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再次团结在一起,指责部分发达国家抛弃《京都议定书》的企图,指出这份法律协议在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依然继续有效,发达国家应该作出强有力的减排承诺。但这些资金从何而来,到何处去,没有透露。也门代表贾法尔·阿里接受采访时说,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失败,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原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采取了一些行动,其中有些幕后交易,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分裂。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反对发达国家的立场以及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发展项目援助等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态度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人们又一次感受到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不满:发达国家不但避谈自身减排目标等实质内容,而且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得更多。
也正因此,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邹骥说,坎昆会议上能否达成平衡的协议,现在非常不确定。比如美国,它要求你把自愿减排目标变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目标,它认为这是平衡。
很明显,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平衡的理解差距很大。而在坎昆会议上,各方最有可能达成的是一个平衡的结果。
天津谈判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如是说。但各国情况错综复杂,差异也很大,各国又有自身的不同诉求。
这意味着一些国家试图找借口来阻挠在某些特定议题上达成共识。菲格雷斯表示,谈判各方在天津会议上取得进展,目前各方距在年底坎昆会议达成一揽子结构清晰的决议更近了一步。而发展中国家的平衡则指《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的平衡。第三类是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它们面临破坏森林的指责,竭力为自己争取权利。
坎昆会议期待平衡结果?哥本哈根会议未能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后,很多人曾把希望放在坎昆会议。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的一名负责人也说,联合国气候公约框架下的谈判各方意见太多,很难达成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协议,以后没有必要再举行了,可以寻找其他的办法。
而地球之友的声明题目就是:富裕国家立场倒退。每当我们在谈判中为程序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这实际上是个不好的信号。
美国谈判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承认,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与发展中国家分歧依然很大。一些代表认为,哥本哈根协议同意设立一个快速启动资金机制,发达国家承诺在今后三年内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援助,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威胁。
比如,各方已经非常接近于同意设立一个气候基金。《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指出,天津会议只是今年年底前墨西哥坎昆会议的最后一次准备会议,主要为坎昆会议设定议程。一方面,人们再次听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指责声:谈判进展有限,令人失望。菲格雷斯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在谈判中应超越本国国家利益,求同存异,共同寻求符合人类长远利益的解决方案。
第四类是少数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一些中东国家,它们出于对发达国家不满等政治原因,试图借气候谈判平台,抨击发达国家,而对环境问题并不是特别关注。6天时间的600余场谈判,没有换来外界期待的某种协议,但联合国和承办方中国均认为会议达到预期效果。
天津会议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成功,但没能弥合先前各方存在的主要分歧。但他们觉得,如果一下子废掉《京都议定书》,在形象上不好看,就变换另外一种策略,想全面修改《京都议定书》的内容,这是在现有谈判基础上的一种倒退,这是想改变《京都议定书》授权和谈判的方向,是违反巴厘路线图的。
苏伟将这种声音比喻成恶人先告状。如果连已经承诺了的都不能落实,怎么能建立互信呢?他反问道。
欢迎分享转载→ qocjz.scrbblr.org